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随着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回顾以往的教学历程,感慨颇多。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因此,教师肩负着培育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担,砥砺前行,倍感自豪。
如今的大学生处于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手机和电脑高度普及,随之而来的是“标题党”增多,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熬夜打游戏者比比皆是,造成了“00”后中一些性格孤僻的存在,例如学生薛某。本人作为化工18级班主任,承担讲授化学反应工程的课程,初识他时,身材较高,瘦瘦的,不爱说话,对他印象加深是学校进行心理测试,其属于心理危机程度较高的极少数同学之一,据他叙述是因为测试题较多,不太重视,不认真作答所导致的结果。后期发现虽然薛某上课每次坐头一排,认真做笔记,学习劲头强劲,上课内容掌握与作业完成都比较好,但期末考试没有通过,成绩非常不理想。与之开展谈心交流,薛某讲其母亲也是教师,对他要求非常严苛,考试成绩不好,就进行批评,使之一遇到考试就紧张万分,本来已掌握的知识全都遗忘了。对于他的情况,我思之再三,借参加化工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这个机会,让他组队并担任队长,在课余时间,一起查找资料、选题,鼓励他进行反应器的三维动画设计,交流并教之改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信心。在作品解说词录制过程中,薛某同样紧张,屡屡出错。我就多次示范,鼓励他,听听歌,放松心情。功夫不负苦心人,薛某所带团队,获大赛三等奖。通过这次活动,既加深他对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的理解,又加强其自身的自信心。薛某多次表示,一定考上研究生,今后也要做一名教师。学生的进步,也触动了我对教师的使命深刻理解,在今后就教学工作中,不忘教师初心,奋勇前进。
环化学院刘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