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2 环境与化工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专业课程建设  实验中心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下载中心 
教学公告 更多>>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7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4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4
· 关于黑龙江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 2024-10-08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研究生推... 2024-09-27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3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3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1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1
推荐阅读
 
省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课程建设>>省精品课程




课程名

课程负责

自 评 得 分








省级精品课程自评打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评估标准

自评得分

A级

C级



20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

1-1-1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次。

1-1-2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并主持省部级以上学术研究课题1项或获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奖1项以上(注1)。

1-1-3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第一作者的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1篇,并主持1项教育科研课题或获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

1-1-1能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有敬业精神,注意提高教学质量,注意学生素质培养。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次。

1-1-2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第一作者的科研学术论文。

1-1-3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近五年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过第一作者的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

1-2-1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主讲教师的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

1-2-2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百分比≥50%,均为本科生上课。

1-2-3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百分比达50%以上。

1-2-4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

1-2-1结构基本合理,主讲教师的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5%--90%。

1-2-2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百分比≥30%,55岁(含)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

1-2-3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百分比达30%--40%以上。

1-2-4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


1-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教研活与教学成果

1-3-1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并有效实施,效果显著。

1-3-2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规划教材或教学表彰2项以上。

1-3-3近五年人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1篇以上。

1-3-1有规划,并付诸实施。

1-3-2近五年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规划教材或教学表彰至少1项。

1-3-3近五年人均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教改教研论文至少1篇。




20

2-1

课程内容

(注2)

课程内容设计

2-1-1课程内容符合学科要求,教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

2-1-2 课程(含系列课程)内容体系有更新和改革,能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2-1-3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2-1-4 实验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课程内容基本符合学科要求,教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内容基本一致。

2-1-2课程(含系列课程)内容体系有更新和改革,能介绍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

2-1-3课程内容能注重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2-1-4实验课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评估标准

自评得分

A级

C级


2-2

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2-2-1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2-2-2一贯重视教书育人工作,每学年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科研、讲座等)2次以上,效果好。

2-2-1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

2-2-2重视教书育人工作,能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20

3-1

教材及相关资料

教材及相关材料建设

3-1-1有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使用效果好。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

3-1-2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

3-1-3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

3-1-1能够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3-1-2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

3-1-3有适合的实验教材。


3-2

实践教学

条件

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

3-2-1能开出本课程的全部基本实验及综合性、创新性或研究性实验(理工类课程能够开出高水平的选做实验)。

3-2-2实验室资料完备,有能反映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验讲义及指导书。

3-2-3实践环境好,设备先进,并向学生开放(指时间开放或内容开放)。

3-2-1能开出本课程的全部基本实验。

3-2-2有实验讲义及指导书。

3-2-3设备满足教学需要,有时向学生开放(指时间开放或内容开放)。


3-3

网络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3-3-1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好,网速快,运行可靠,并有师生互动平台,使用效果好,并能经常保持更新。

3-3-2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开放,且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

3-3-1网络教学硬件环境较好,运行可靠,使用效果较好,并能保持更新。

3-3-2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上网开放,并提供每个主讲教师(原则上不少于三人)至少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且教学资源较丰富。



20

4-1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

4-1-1一贯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

4-1-1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学生特征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


4-2

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

4-2-1能灵活应用讨论式、研究式以及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4-2-2教考分离且用试题库命题,试题质量高。全国或全省统考课,通过率省内排名前1-4名。

4-2-1教学方法得当,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4-2-2教考分离,试题质量高。全国或全省统考课,通过率省内排名前8-10名。


4-3

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4-3-1有自制的高质量音像资料、CAI课件和教具。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4-3-1有较好地进行CAI教学的条件和开发研制、应用CAI课件的能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评估标准

自评得分

A级

C级


20

5-1

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

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评价和声誉

5-1-1证明材料齐全、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根据申报表4-5和5-2中所列材料。)

5-1-1有证明材料,评价和声誉一般。


5-2

学生评教

学生评价意见

5-2-1学生评价材料齐全、真实可靠,评价结果优秀(根据申报表4-5中所列材料)。应有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佐证材料。

5-2-1有学生评价材料,评价结果一般。


5-3

录像资料评价

课堂实录

5-3-1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5-3-1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特色及政策支

专家依据《2009年度“黑龙江省精品课程”申报表》5-1中所报特色打分。


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


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


说明:

1:有“以上”字样表述的级别或数量均含该级别或数量。

2:根据课程类型,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打分。





 

版权所有:环境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