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和谐 创新发展的环境与化工学院
环境与化工学院现有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均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专业为学校一流专业。学院三个专业依托我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石墨产业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黑龙江省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和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院多次获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集体、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校本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标兵)、学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2024年学院被授予全省“师德先进集体”。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团队,现有教职工67人,教师5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41人,具有高级职称占比48.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8%。
学院建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1个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学生综合创新实验室)、1个基础化学实验室、1个多媒体仿真实训基地和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5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6100余万元,大型实验设备50余台套。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为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学院积极搭建校企联盟,推进产教融合,建有校外实践基地20余个。
学院以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为依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省重点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30余项,横向课题100余项,完成科研经费27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教材及著作22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30余篇。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一重五化”的学生教育模式,多举措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学生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商业精英赛全国二等奖、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金奖为代表的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80余项,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荣获3次全国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团队,5支队伍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社会实践团队。
学院始终坚持就业“一把手”工程,实施全院全员“一体化”推进就业工作,近三年平均考研率为16.2%,就业率93%以上,毕业生以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基础扎实、务实进取、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