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打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环化学院推进系列学术交流活动。4月17日上午9点,学院教师魏立国博士在环化学院微机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SCI论文发表与科研体会》的学术报告。全院教师、研究生等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在报告中,魏立国博士结合自己博士及博士后期间的科研经历,以及近期的科研成果,为大家介绍了如何正确选择科研方向,如何形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如何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积累及发表。魏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在SCI论文实验过程、写作过程和投稿过程的经验,总结了科研及SCI论文发表的体会,即:“独坐鳌头”,用在文章发表和做科研的过程中就是“读、做、熬、投”。“读”,即文献及专业书籍的阅读,应广泛并具有针对性选择性,通过大量阅读进行科研方向的选择、科学问题的提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取;“做”,即做实验,以实际操作及实验数据去解决提出的科学问题,应全面、系统并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包括方案的制定、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分析;“熬”,即写文章的煎熬过程,也包括其他过程的煎熬,应坚持不懈、一气呵成。“投”,即文章的投稿,应目标明确、不怕拒稿、勇往直前。最后他强调在科研过程中同SCI论文发表一样:唯有做好“读、做、熬、投”,才能真正做到“独坐鳌头”!
魏老师的报告引起了全体教师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广大教师科研的热情,纷纷表示要与魏老师组建科研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学院副院长丁慧贤教授对魏老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用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鼓励全体教师要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中,坚持“独坐鳌头”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院长宋志伟教授也对本次报告会做了点评,希望全院教师能开拓思维,多学习、多交流,通过学院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启迪教师们的科研思路,促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