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2 环境与化工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专业课程建设  实验中心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更多>>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4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4
· 关于黑龙江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 2024-10-08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研究生推... 2024-09-27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3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3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1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1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0
推荐阅读
 
煤炭化学利用与污染防控实验教学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实验中心>>煤炭化学利用与污染防控实验教学中心>>正文
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2024-09-02 14:10  

煤炭化学利用与污染防控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2013年6月,依托学校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与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基础化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矿山环境与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实验室组建而成,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校、环境与化工学院双重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下设1个办公室和6个实验室设有中心主任、实验室主任、安全员、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等职位,中心贯彻“面向教学、面向科研、面向学生能力发展”的指导方针,实行集中、统一、开放、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实现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与实验室管理的一体化运行。

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环境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应用化学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全校10个专业开设22门实验课程,年授课学生达3000余人。依靠黑龙江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石化煤化专业集群建设项目”,经历了创立建设、快速成长、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建成了具有煤化工与污染防控为特色、一流实验硬件条件和高水平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学平台,2016年获批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矿井水处理仿真实训项目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建设项目。

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11人、工程师(讲师)12人,1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20人,其中9人次获得学校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一、二等奖,先后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实验教学中心树立开放协同融合共享的理念,下设六个实验室(中心),涵盖1个基础化学实验室、1个多媒体仿真实训实验室、学生综合创新实验室(依托原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建成)和环境工程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总面积491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万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高温焦炉及焦炭质量评价系统、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实验仪器42台套、各类本科教学仪器和设备1220台套,实时共享开放,提升实验室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实验教学、教师科研、学生创新活动等高质量运行。

实验教学中心按照“2-1113”中心建设规划,依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以煤炭化学利用与污染防控特色为内涵建设为主线,建成由基础化学实验室、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学生创新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基础,支撑凸显环境、化工、应化三个专业实验室人才特色培养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强化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实施平台支持育人和服务功能做到中心各实验室安全、规范、有序和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等工作。

实验教学中心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教学理念,突出“以能力培养导向,落实以学生为中心,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强化安全培训,树立职业规范意识,践行双碳战略,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四大中心教学理念,按照《黑龙江科技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黑龙江科技大学实验教学质量标准》《黑龙江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等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制度以《煤炭化学利用与污染防控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办法》《煤炭化学利用与污染防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构建“三阶梯”“四模块”“五层次”的“345”实践教学体系立足应用、精准育人,不断提高学生实验操作、专业技能、工程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五年,实验教学中心在服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硕果累累。在教学方面: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1个,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提高到75%以上,创新训练指导教师占80%以上;在科研方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和黑龙江省基金项目5项,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专利银奖1项,厅局级奖项5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环化学院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素质竞赛”的人数比例从40%提高到目前的60%,其中,2022届-2024 届毕业生实践创新活动参与率达到100%,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25人次,完成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39项环境、化工、应化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在社会服务方面:依托中心实验平台,强化面向企业和社会服务功能,产学研用深度协同,近五年,完成其他横纵项项目5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社会服务累计到账经费500余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环境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