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2 环境与化工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专业课程建设  实验中心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更多>>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4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 2025-03-24
· 关于黑龙江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 2024-10-08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5年研究生推... 2024-09-27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3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3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1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1
· 环境与化工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 2024-04-10
推荐阅读
· 化工、环境、材料、物理学科联... 2024-12-03
· 环化学院与哈尔滨水务发展建设... 2024-03-22
· 环化学院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 2024-03-08
· 环化学院开展“一降二增三规范... 2023-12-20
· 我校环化学院与黑龙江良大集团... 2023-12-20
· 环境与化工学院召开学习贯彻落... 2023-12-19
· 环化学院召开2023年度党支部书... 2023-12-19
· 举办“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课程... 2023-12-15
· 环化学院召开“学标杆、找差距... 2023-09-18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环化学院组织全体师生线上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先进事迹报道
2021-10-04 11:40  

环化学院组织全体师生线上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先进事迹报道

扎根黑土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以身许国、科技报国,四十年如一日,勇闯“无人区”,为中国的万里海疆修筑了一道“海上长城”。9月29日,环化学院组织全体师生线上观看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报道会,刘永坦先进事迹在学院全体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他“搞科研就是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要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警句,成为推动我院全体教师愿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的强大精神动力;他“怕家国难安!怕人民受苦!怕受制于人!”的铮铮誓言,激发了学院全体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环境系党支部教师观看先进事迹报道

化工系党支部教师观看先进事迹报道

应化系党支部教师观看先进事迹报道

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先进事迹报道

教师代表孙彩玉说,我很骄傲,我能与刘永坦院士拥有同样的身份,那就是教师,我很自豪,能和刘永坦院士一样,都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更自豪,能和刘永坦院士同样生活在龙江这片古老而又热情的土地上。身为教师,坚守立德树人使命,作为党员,要牢记“国之大者”。

疫情席卷全球,有我们党最科学的领导和防疫措施,全中国14多亿人口核酸检测,接种疫苗,而且118万的海外公民,在150多个国家也同时接种了中国疫苗,就是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当孟晚舟女生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降落时,我们知道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依靠,信仰如果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阿富汗,也让我们知道,并不是世界和平,而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强大和平的中国。科学强国,爱党爱国,才应该是我民每一位师生最朴素最伟大的理想。在《为你而生——刘永坦传》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刘永坦在世间只走一条路,所以他不会迷路。漫漫长路只为找到那祖国辽阔海疆的守护神”。国之脊梁,才是我民应该追的星,才是中国的顶流,让我们做仰望星空、理想远大的追梦者,做无畏困难、追求卓越的奋斗者。

研究生代表研21-8班郭颜铭说,在纪录片中,刘永坦院士一直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有一句古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也要努力继承先生之志,追寻先生之道,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通过短片里的一个问题,科学家在研制的过程当中,一定是爬山再爬的过程,还得再去面对更多的艰难险阻。90年代末期其实先生当时已经是两院院士了,那个时候就是可以说是功成名就,那么这个雷达项目要不要往前走,因为把这种成果做成装备列装部队的话,他不是说像咱们简单的那种实验,刘院士是会费很大的劲,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的坚定不移,勇攀高峰的精神。

片中最后,先生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研究生,我们更要继承先生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匹夫之责!

本科生代表环境19-2班刘洪微说,深刻感受到了刘永坦院士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将来以所学专业知识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作为科大学子,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环境与化工学院